尊龙凯时(中国区)人生就是搏!

现在时间是:
机构改革这一年| 看这里如何走出特色融合发展之路
  • 【发布时间:2019-11-29】
  • 【来源: 中国应急管理报】
  • 【编辑:廖忠杰】
  • 【阅读次数:1140】
​应急管理机构着力加强职能融合、机构重塑,不做简单“物理相加”,致力于起 “化学反应”,请看北京市应急管理局的实践——

走出一条具有北京特色的融合发展之路

正在深入推进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中,新组建的各级应急管理部门整合职能多、承担任务重、融合难度大。对于立足首都功能定位、着眼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北京来说,挑战无疑更大。

首都无小事。对新组建的北京市应急管理局来说,如何在短时间内让一个新部门凝聚向心力、激发战斗力?自组建以来,该局通过积极探索、融合发展,从容应对了机构改革中各个新部门沟通协调难、熟悉适应慢等难题,初步探索了一条具有北京特色的融合发展之路。

首先是人的融合

这次机构改革中,北京市应急管理局整合了7个部门的职责,机关及所属单位总编制一下子增加到近500个。虽然是一个新组建的部门,但该局对原有部门的好经验和好做法,坚持了继承并加以创新。

“追根溯源的话,抓融合早在2017年就由时任北京市安监局局长、现为北京市应急管理局局长的张树森提出了。”该局规划发展处处长车广杰表示。

随着机构改革工作的推进,该局党组认为这一说法并不过时,并且对当前工作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在市应急管理局组建之后不久,我们就研究融合发展这盘大棋、这件大事、这个大问题,可以说这是顺应机构改革形势的必然要求,也是摸索应急管理内在规律的必然要求,还是现实中已存在的问题、不可持续问题倒逼融合的必然结果。”张树森说。

经过商议,该局党组决定成立北京市应急管理融合发展研究小组,由副局长唐明明任组长。融合发展研究小组一成立,就研究确定了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融合问题研究、信息化系统建设融合问题研究等16个重点课题和相关负责人。在这16个课题中,有7个课题的研究题目都含有“融合”二字。

“融合首先应该是人的融合,再是事的融合。”该局人事处干部张晶智表示,在该局组建之初,局领导班子就主动寻求融合,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形成“进一家门、成一家人、干一家事”的良好气氛。在这个基础上,各个业务部门也主动寻求融合,在互帮互助、共同协商的基础上,增进对整个应急管理工作的认识。

为进一步推进部门融合工作,该局在人事任用上进行创新,明确新招录的干部必须要到应急值守等一线岗位上锻炼,然后再分配到其他业务处室。“这样有助于他们了解全局工作,并把相关部门好的做法和作风带到新的部门。”张晶智说,这种人员任用的方式本身就是一种融合。

除了人事任用,该局在开展相关业务工作的过程中,也充分应用了融合思维。比如,该局在对事故灾难的应急处置工作进行复盘推演时,并没有只是让几个相关的业务处室过来,而是把所有业务处室都集中到一起,共同进行复盘推演。诸如这样的业务融合案例,在该局比比皆是。

凡事先想融合

在这次机构改革中,北京市应急管理局承接了北京市突发事件委员会办公室的职责,即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尊龙凯时事件四类,都属于该局应急值守的职责范畴。而在其他大多数省份的应急值守范围只涵盖了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那么北京市应急管理局为何要给自己主动揽活儿呢?

“从职责划分上讲,应急管理局并不对这四类突发事件全部直接负责,但突发事件委员会办公室这个日常办公机构要对所有突发事件统筹协调,它是各种突发事件的信息源,在北京市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当中,具有龙头型、关键性、基础性作用,是突发事件处置的第一个环节。”张树森表示,对于应急管理工作来说,他们需要在第一时间掌握信息,并且做到权威发布,如果做不到,会对后面的应急处置工作造成很大的影响。

首都无小事,这是该局干部职工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这样的背景下,该局专门从各处室抽调了34名同志参与市应急指挥中心的应急值守工作,并采取“五班三运转”的方式运行。虽然人员数量不少,但并不意味着工作就好干了。

■为进一步推进部门融合工作,该局在人事任用上进行创新,明确新招录的干部必须要到应急值守等一线岗位上锻炼,然后再分配到其他业务处室

■开展应急管理工作需要在第一时间掌握信息,并且做到权威发布,如果做不到,会对后面的应急处置工作造成很大的影响

■对国内某些方面有好的做法、经验的,哪怕就是一个点,哪怕就是一个文件,都要认真研究,积极吸收采纳,使我们的方案和决策更具有创新性和北京特色

■部分刚转隶人员身上出现工作方向和目标迷茫的现象。这个时候,我们主动介入,通过“两书”平台、支部共建等活动,让他们在参加党支部生活的过程中,找到目标和定位

“应急值守工作相对比较专业,我们所有同志都是从原部门转隶过来的,大家在适应新的工作岗位、新的工作机制和流程,以及新的工作内容方面,需要不断熟悉和学习。”该局应急指挥处处长张浩说,应急值守工作就是在与风险赛跑、在与时间赛跑,在与舆情赛跑。因此参与值守的同志需要神经高度紧张,一旦接报突发情况,要迅速做出响应,做好信息的上传下达,协调调动局内外相关力量进行协同处置。张浩感慨,工作已经是超负荷运转,一天最多的时候出过11期信息快报,但大家的站位还是高的,为了首都的平安,付出是值得的。“凡事先想融合”,这是张浩摆脱当前工作面临的困境而找到的突破口:遇到事故灾难时,主动与该局宣教中心对接舆情信息的监控和发布;每逢节假日,与各业务处室共同谋划值班方案;在事故灾难现场,调动各处室参与,举全局之力,打好每一场应急处置的关键战……

既统一又分开

除了应急值守工作,今年,北京市应急管理局将全面承担起防汛抗旱的相关职责,汛期的值守工作十分关键。原来是北京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的王毅,目前是该局防汛抗旱处处长,原来他管理着50人的团队,可这次机构改革,连他在内只有10人转隶到了该局,可他们所承担的职责并没有减轻多少。这一度令王毅忧心忡忡,该怎么办?还是融合!

“我们提出要主动融合、科学融合、全面融合。”王毅说,由于人员上的捉襟见肘,他们更要主动与其他部门寻求融合,比如汛期值班,他们与应急值班工作按照既统一又分开的原则开展。统一指的是交接班统一、市领导指挥场所统一、信息报送格式统一,分开指的是防汛值班和市领导的指挥调度场所分开、防汛值班和应急值班场所分开设置、日常值班和应急启动响应值班分开。“在人员紧缺的情况下,我们按照既统一又分开的原则,尽力避免值班过程中出现混乱状况,减少对其他处室的影响,最大限度地提质增效。”王毅说。

近期,北京密云区、平谷区发生的林火对该局应急处置工作进行了一次大考。“总的来说,我们的应急处置工作还是有力有效的,但在现场处置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车广杰说,下一步他们将在融合发展研究中,吸取其他单位好的经验做法,将应急值守和应急指挥的融合和联动作为重点课题。

要以首善标准,国内一流的水平,向先进单位对标,向先进单位看齐。这是张树森对该局融合发展工作提出的一个要求,“对国内某些方面有好的做法、经验的,哪怕就是一个点,哪怕就是一个文件,我们都要认真研究,积极吸收采纳,使我们的方案和决策更具有创新性和北京特色”。

以党建推动融合

“在融合发展的过程中,要坚持发挥局党组的统揽全局核心作用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凡是局党组作出的决定,每名党组成员都要不折不扣地执行,以此体现党组和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影响力、凝聚力。”张树森说。

在该局推进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党建工作一直处于引领地位。该局机关党委干部徐双表示,他们继承了原北京市安监局党建工作的特色之一——“两书”工作方法,即签订党支部目标管理任务书和共产党员岗位建功承诺书,通过这一方式,让大家增进对其他部门人员的了解,尤其是之前分属不同单位人员的了解。

“比如,防汛抗旱处刚转隶过来的10个人,部分人员身上出现工作方向和目标迷茫的现象。”徐双说,“这个时候,我们主动介入,通过‘两书’平台、支部共建等活动,让他们在参加党支部生活的过程中,找到目标和定位。”

今年,该局将创新组织开展“我与首都应急管理事业共成长”微讲堂,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深入宣传上级方针政策、指示要求,深入宣传身边的先进典型,充分激发广大党员干部自觉投身首都应急管理事业的工作热情。

今年4月,北京市应急管理局将开展“应急管理融合发展大讨论”活动。“这个活动的通知是从我们局机关党委发出的,而不是其他部门,目的就是想突出党建的引领作用。”徐双说。

在持续一个月的大讨论活动结束后,该局将在内网对各处室的融合方案进行集中展示交流。“这种展示交流本身就是一种相互融合的过程。”徐双说。

“应急管理融合发展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久久为功。我们讲融合发展也不是一时一事,而是今后几年的长期任务。”张树森说。(记者:虞政)